第59章
關燈
小
中
大
結局篇:玻璃之城(三)
溫情破碎, 瞿藺這話問出來, 姜湖覺得可笑,輕嗤:“以為自己姓柴?”
她代指柴大爺。
瞿藺緩緩直起身,也輕扯唇:“那小子用不著這待遇。”
得和他有區分,上不了房, 揭不了瓦。
兩人並肩站著。
等瞿藺打開手臂,姜湖仿似被他圈進懷裏。
一旁有對年邁的夫妻雙手合十,對著墻祈禱, 兩人旁觀著, 從頭看到尾。
不知老夫妻在求什麽。
但無論求什麽,兩人一起求,底氣倒是足的。
他們置身一個舉世驚惶的安置點,但心卻奇怪的, 前所未有的安定。
片刻前瞿藺有心系鞋帶,姜湖就安心候著,眼下總之也沒更緊迫的事兒了, 除了去珍惜。
剛震完的城市是座困城, 得插個翅兒才能飛出去。
姜湖腦補了下那形象, 覺得過於傻逼, 幹脆不去想。
四周的人來人往和吵吵嚷嚷離他們明明很近, 卻又遠得不能再遠。
**
姜湖想, 回去後還是有必要燒根兒香。
中國人不信神,罕信教,但往往信命。
這一年天災人禍都感受了個遍, 得驅驅邪。
她正想著,瞿藺扶在她腰上的手一緊。
他一緊,姜湖繃背,她隱約猜到接下來聽到的話會是什麽。
這人不幹脆的時候,一般是說些她聽了想抽他的話的時候。
兵荒馬亂之後,這片刻的風平浪靜只是系了根兒鞋帶,那話來得未免太他媽快了。
姓姜名湖的這個人認識瞿藺,從來不是為了告別。
姜湖抿唇,微微自嘲。
瞿藺首先是個人,而後還是個核電人,她明白。
他身上背著別人痛失的命和未盡的使命,姜湖也懂。
他可以自私一些,但那個自私的人就不是瞿藺。
她也可以自私一點,攔下他,可那個女人就不是姜湖。
有剛進體育館的人說,室外已經開始落雨,老天莫非懂人的心情?
四周還在吵嚷,只他們安靜。
是瞿藺將這沈默撕碎,擁著姜湖說:“形勢很快能轉好一點兒,明天交通線會陸續搶通,下午湧進市區內的水能退大部分。”
道路通行,就能走人。
姜湖讀著這潛臺詞,沒吱聲,只望著不遠處站在楊栩栩身旁的程知。
程知整個人站在那裏,還是一個大寫的倔。
她無法理解自己的父親,大家都看得出來。
但她的不理解,只是因為怕,每個人都能想得明白。
程知還小,她的一輩子還那麽長。她失去任何人,都要在這很長的一輩子過完以後,才能有再度見面的機會。
換十幾歲的姜湖,恐怕一樣怕。
遇到程知,聽到那位程工在哪裏的時候,姜湖便知道,還要分別。
眼前的山重水覆兜兜轉轉,還沒到柳暗花明那個盡頭。
大概上輩子撅了上帝的墳吧。
腦子裏遛完了這一串東西,姜湖盯視瞿藺。
她專註的眸光看得瞿藺眼底一慟。
姜湖於是別開眼:“路通了之後,你希望我往哪兒走?”
讓他安心,是現在她唯一能給的寵。
他若難以啟齒,就由她來說。
瞿藺:“……”
她的平靜,讓他心裏的殘雲都被卷得一絲不剩。
人好像是種特別容易熱淚盈眶的生物。
瞿藺壓著從肺腑彌漫開的澀:“北上,幫我餵幾天狗?”
遠遠的,莫石南見兩人僵立,沖瞿藺打了個手勢,瞿藺回了他一個搖頭,示意沒事。
隔了兩秒,姜湖問:“好伺候?”
瞿藺低回:“毛病倒有一個。”
姜湖:“說說。”
瞿藺:“抱住人腿,不撒狗腿。”
姜湖:“……”
哦,原來是富貴病。
看來打斷狗腿那話可以只執行字面意思。
姜湖笑了下,在這不恰當的氛圍裏。
姜湖:“餵可以,餵死不會負責。”
瞿藺:“你放手教它,餵死算我的。”
這話耳熟,姜湖恍惚想到在勒革時瞿藺塞在她手裏一把刀,同時說:“捅死算我的。”
那時的初見,在記憶裏倒是變黑白畫面了,顯得遙遠。
這話題沒再伸展,就此打住。
等到正午,室外雨急,人都壓到了室內,包括分散在周邊應急帳篷裏的人。
等到午後,許多提心一上午,勞累半日的人開始躺在分發的涼席上小憩。
等到天黑,喧鬧了整日的體育場終於靜了下來。
姜湖躺在程知身旁,小姑娘的腦袋,已經枕在了她的肩上。
姜湖閉著眼睛,感覺到身旁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音,而後有人在她唇上淺淺印下一個吻。
那人吻得安靜,收緊呼吸,好像唯恐驚醒什麽。
他怕驚醒什麽,所以她不醒。
伴著那人離開的細微腳步聲,姜湖才睜開了毫無睡意的眼睛,望著黑暗中那道頎長的將要遠行的背影。
手掌一松,掉落了一串那人擱在她掌心的鑰匙。
**
供電沒有完全恢覆的城市在雨夜有大片陷在黑暗中。
莫石南和瞿藺一起從偌大的體育場出來,兩人並肩望著室外被暴雨劈開的城市。
莫石南摁開打火機,問:“誰喊你集合?”
瞿藺:“程工。”找到姜湖替姜湖系鞋帶之前,他才掛掉那通不暢通的電話。
莫石南:“怎麽說的?”
瞿藺反問:“程工本來就話少,只幹,他能怎麽說?”說什麽,都是為難,於是程燁說得簡短而直白,給個時間和地點,讓他趕過去,巧合的是他在本地,可奔第二撥。
莫石南又將打火機摁死,兩人眼前的那丁點兒火光沒了:“沒有叫我。”
瞿藺回:“你的事,大概他們都知道了。”
莫石南:“我這次,就不主動請纓了。”有任務,不能退縮,必須上,但被排除在外,他便不請纓了。
他的情況,進去等於自殺,他可以作出犧牲,但不能在答應楊栩栩好好治療後自殺。
同時他告訴瞿藺:“你有什麽不放心的,在你出來之前就托付給我。現在這情況,我也不可能擱醫院躺著,有什麽事都能湊合給你辦了。”
面對新聞裏那些傷亡數字,在更多人淒慘的現狀面前,莫石南對未來的畏懼和抗拒都已消散了個幹凈。
瞿藺沒接話,莫石南甚至替他操起心:“真不等人醒了再走?”
等人醒了,再說上幾句告別的話,怎麽舍得走?
這要是戰場,他恐怕有做逃兵的潛質。
瞿藺沈聲:“不了。”
莫石南:“不怕姑娘找你算賬?”
怕,但不是怕算賬,是怕最終還是不夠強大,撐不到終點,最後還是對不起她。
更怕那些不舍得發酵,讓他無論是前行還是留在原地,都覺得不應該,不合適。
莫石南見他不發話,又跟了句:“找我要人的話,我怎麽說?”
瞿藺胸脯的起伏劇烈了些,等他平靜下來,他側身:“上肢伸出來。”
莫石南:“?”他不解,但還是擡了手。
瞿藺將一個信封塞給莫石南,讓他捏緊:“你收好。”
“什麽東西?”莫石南沒有拒絕。
瞿藺:“核心區域的通訊和外面是斷的。”除了必要的指揮工作要內外聯合。
莫石南:“這我知道。”
瞿藺:“裏面裝了我寫的一些字條。時間太短,都不是長信。你看著幫我送一送,以我的名義,緊著點兒用,隔段時間寄給她一張,就當報個信兒,盡量撐到我回來的時候。”
裏面的人和外面的人,消息不通時,彼此安危不知,人會亂想。
莫石南:“這麽喜歡字條這玩意兒?”玩了不止一回了。
瞿藺沒承認,也沒否認,又說:“如果她改了主意,暫時不想走,麻煩你幫我盯著點兒安全問題,照顧一下;如果她晚幾天走,票你幫她買好。她需要什麽,你要是發現了,就幫忙找一找,湊一湊。她不提,就勞你多觀察點兒。所有她需要的,都算我欠你的債,先記著,以後……我來還。”
莫石南啐他:“你的向日葵我都收了,還還什麽還,想惡心我?”
莫石南當著瞿藺的面兒打開信封,抽了一張紙條出來。
上面寫:“今天廠內的天很藍,爐內情況好轉。廠區裏的芙蓉樹開得好,遺憾不能折一朵夾在信裏寄給你。”
莫石南手微抖,不是即刻吐槽瞿藺編的瞎,編得酸,而是說:“現在造的,當以後寫的,這麽騙人,合適嗎?”
瞿藺:“這事兒只要你爛在肚子裏,就是真的,沒人會覺得假。進去了,裏面的東西壓根兒遞不出來,還有別的辦法?”除了提前謀劃。
莫石南:“我知道。”掛輻射的東西,都不能離開那個範圍內,不會有從禁入區寄出的信。
瞿藺低嗯了聲:“進去吧,我走了。”
莫石南將那張紙條放回信封,紙條往信封裏塞得時候,有另一張輕飄飄的紙條被風吹落在地上。
莫石南彎腰去撿,拿起來,看清了上面的字。
“送你的那把鑰匙,如果我出來,是我的聘禮;如果我沒有,那是我送你的嫁妝……”
後面還寫了些東西,但莫石南已經看不清。
他擡頭,近乎怒發沖冠,質問瞿藺:“這是什麽?”
這樣近乎遺言的話,讓他如何以勸姜湖寬心的方式寄到姜湖手裏?
瞿藺沈默立著。
莫石南似乎想當即在他面前撕了那段紙。
瞿藺這才伸手摁住他手腕:“別急。只是留在你這兒存檔,做個萬全準備。我回來,就永遠用不著。”可萬一出現了那個萬一,這是一個交代。
雖然很混蛋,但也是個交代。
莫石南不急才怪:“你勸我的話呢?”
瞿藺垂眸:“都記得,我相信我自己。”
莫石南:“你必須相信,不然有人恨你。”
瞿藺聽後笑了下。
真有恨,那也是他應得的。
瞿藺放開莫石南的手腕,從莫石南指間抽回那張條兒,再度塞回信封裏:“行了,進去吧。也看好程知,小姑娘敏感。”
**
莫石南捏著信封站在體育館外,視野內,瞿藺的身影已經消失了。
他站了一會兒,頭頂飄落的雨絲突然沒了。
莫石南回頭,是有人從他身後走過來,給他撐著一把傘。
莫石南看到了夜色間一張屬於姜湖的蒼白的臉。
他捏信封的指繃得緊緊的,即刻將信封對折□□口袋內。
撐著傘的姜湖冷靜問:“他走了?”
莫石南觀察了下她的表情,起初沒敢吱聲,怕說錯話。
姜湖於是道:“我醒著,沒睡。我知道,所以你不用怕我知道。”
莫石南奇道:“那你怎麽——”不攔,不告別。
姜湖打斷他:“他走前,你跟沒跟他說會等他?“
莫石南:“……“
姜湖哦了聲:“沒說。“
莫石南:“他會回來的。“
姜湖:“我知道。“
但是有更多人說等他,他那種不願讓人失望的“濫好人”,歸來的會不會更迫切一些?更完整一些?
眼前的滿城風雨,沖刷著一地瘡痍。
近處那條公路上,仍舊有載著救援隊伍的車輛往不同的受災區域前進。
和莫石南站在雨聲瀟瀟的夜裏,姜湖在這一地風雨如晦中想起傳唱了多年的那些古曲。
那些秦時明月漢時關。
古人出關北擊匈奴時,那一串串烽火狼煙,那一盞盞散在夜間飄於長城內外的孔明燈,那些刀光劍影都浮現於她眼前。
古人征戰,無數忠魂葬身漠北,而今天,在這一方卷天襲地的海嘯褪去之後,那些走進這座滿目瘡痍的城市的角角落落,去救人、去進行一系列修補工作的人們,又是否都能安全地回歸?
**
站了會兒,見姜湖沒有回室內的意思,莫石南接過姜湖手舉的那把傘。
順著姜湖的視線看過去,莫石南隔著風雨看到了兩個行走的人。
其中一個,背上還背著一個人。
背人的人似是累了,他背上的人總是往下滑,他停下腳步進行調整。
莫石南把傘又塞回姜湖手裏:“你拿著,進去吧,我去搭把手。”
姜湖接傘,但也沒留在原地,替莫石南撐傘,和莫石南一起走過去。
離得稍近些,就能發現那是一男一女,像是一對中年夫妻。
那女人也舉著傘,但只替被背著的那個人撐著,被背著的那個人在傘內,而這對中年夫妻都在傘外,被雨淋著。
雨大,中年夫妻都被雨澆慘,渾身濕透。
男人背著的人看身形也是個成年人的身量。
莫石南幾步躥過去,撐傘的女人警惕地看向莫石南和姜湖。
莫石南說:“大姐,你撐傘,我幫大哥往背上托。”
女人急忙擺手。
男人也拒絕:“別。”
雖熱心,但莫石南沒有硬上。
男人卻似乎在此時力竭,背上的人下滑地厲害,眼看就要整個滑到地上。他背上的人……似乎毫無反應能力。
姜湖看著眼前這一幕,鎖眉。
莫石南也發現了不對的地方。
男人即刻彎下腰,用力將背上的人往上馱。
一張屬於少年的泛青的臉,在這番挪動中從包裹住他頭部的紗巾裏露出來。
少年雙眼緊閉,毫無聲息,額頭還有血跡。
男人將人背好,又轉過身正對莫石南和姜湖,少年的臉,就此離開了他們的視野。
女人也即刻跟著男人挪了位置,仍舊將傘撐在那已然無聲無息的少年頭頂。
男人說:“兄弟,謝謝你。他這樣兒……不方便你碰,不是我們嫌你多事。”
男人騰出一只手抹了把掛著雨水的臉,又抓緊放回後背:“小孩兒出來念高中,好多天沒見了,地震了我和他媽媽著急,就去學校找他,來的時候堵,車就扔到半路上了。教學樓塌了,我們挖到天黑才找到他。雨那麽大,不能把他留在那裏,我們要帶他回村,回家。你們別覺得害怕,也別覺得晦氣。他讀書成績一直很好,還是班幹部,是個好孩子,我們只是想帶他回家……”
哪怕他已經死了,仍怕他被雨淋到,他的母親替他撐著傘,他的父親將寬闊的脊背留給他。
夜路難走,震後路難行,他們仍舊要連夜披著滿身風雨帶他回家。
男人還在敘說,但姜湖和莫石南已經在這番陳述中紛紛紅了眼,但這濕了的眼都被強勢的風雨遮蓋,只有自己知。
古詩說,“南浦淒淒別,西風裊裊秋。
一看腸一斷,好去莫回頭。”
生離死別時,如何好去,如何舍得不回首?
畢竟但凡能活到平均壽齡,就要過完這漫長的一輩子,才能和生命中那些死別的人有再見時。
作者有話要說: 感覺需要聲明,結局是he。父親背兒子遺體還鄉這個情節來自於08年汶川地震的真實事例,在新聞報道裏見過的。一晃那場災難過去也快十年了。我記得08年地震後暑假前的那段時間,雖然離四川算遠,但在教室裏的時候,同學都高度警惕,怕地震。地理老師就不斷地安慰大家,班主任也說教室是六邊形的,抗震,還問大家是不是作業布置得少了,一個個的還有空杞人憂天。那會兒的報紙,很多標題掛的都是“殤”這個字,黑白頁面,共哀國難。雖沒親身經歷,但忘不了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溫情破碎, 瞿藺這話問出來, 姜湖覺得可笑,輕嗤:“以為自己姓柴?”
她代指柴大爺。
瞿藺緩緩直起身,也輕扯唇:“那小子用不著這待遇。”
得和他有區分,上不了房, 揭不了瓦。
兩人並肩站著。
等瞿藺打開手臂,姜湖仿似被他圈進懷裏。
一旁有對年邁的夫妻雙手合十,對著墻祈禱, 兩人旁觀著, 從頭看到尾。
不知老夫妻在求什麽。
但無論求什麽,兩人一起求,底氣倒是足的。
他們置身一個舉世驚惶的安置點,但心卻奇怪的, 前所未有的安定。
片刻前瞿藺有心系鞋帶,姜湖就安心候著,眼下總之也沒更緊迫的事兒了, 除了去珍惜。
剛震完的城市是座困城, 得插個翅兒才能飛出去。
姜湖腦補了下那形象, 覺得過於傻逼, 幹脆不去想。
四周的人來人往和吵吵嚷嚷離他們明明很近, 卻又遠得不能再遠。
**
姜湖想, 回去後還是有必要燒根兒香。
中國人不信神,罕信教,但往往信命。
這一年天災人禍都感受了個遍, 得驅驅邪。
她正想著,瞿藺扶在她腰上的手一緊。
他一緊,姜湖繃背,她隱約猜到接下來聽到的話會是什麽。
這人不幹脆的時候,一般是說些她聽了想抽他的話的時候。
兵荒馬亂之後,這片刻的風平浪靜只是系了根兒鞋帶,那話來得未免太他媽快了。
姓姜名湖的這個人認識瞿藺,從來不是為了告別。
姜湖抿唇,微微自嘲。
瞿藺首先是個人,而後還是個核電人,她明白。
他身上背著別人痛失的命和未盡的使命,姜湖也懂。
他可以自私一些,但那個自私的人就不是瞿藺。
她也可以自私一點,攔下他,可那個女人就不是姜湖。
有剛進體育館的人說,室外已經開始落雨,老天莫非懂人的心情?
四周還在吵嚷,只他們安靜。
是瞿藺將這沈默撕碎,擁著姜湖說:“形勢很快能轉好一點兒,明天交通線會陸續搶通,下午湧進市區內的水能退大部分。”
道路通行,就能走人。
姜湖讀著這潛臺詞,沒吱聲,只望著不遠處站在楊栩栩身旁的程知。
程知整個人站在那裏,還是一個大寫的倔。
她無法理解自己的父親,大家都看得出來。
但她的不理解,只是因為怕,每個人都能想得明白。
程知還小,她的一輩子還那麽長。她失去任何人,都要在這很長的一輩子過完以後,才能有再度見面的機會。
換十幾歲的姜湖,恐怕一樣怕。
遇到程知,聽到那位程工在哪裏的時候,姜湖便知道,還要分別。
眼前的山重水覆兜兜轉轉,還沒到柳暗花明那個盡頭。
大概上輩子撅了上帝的墳吧。
腦子裏遛完了這一串東西,姜湖盯視瞿藺。
她專註的眸光看得瞿藺眼底一慟。
姜湖於是別開眼:“路通了之後,你希望我往哪兒走?”
讓他安心,是現在她唯一能給的寵。
他若難以啟齒,就由她來說。
瞿藺:“……”
她的平靜,讓他心裏的殘雲都被卷得一絲不剩。
人好像是種特別容易熱淚盈眶的生物。
瞿藺壓著從肺腑彌漫開的澀:“北上,幫我餵幾天狗?”
遠遠的,莫石南見兩人僵立,沖瞿藺打了個手勢,瞿藺回了他一個搖頭,示意沒事。
隔了兩秒,姜湖問:“好伺候?”
瞿藺低回:“毛病倒有一個。”
姜湖:“說說。”
瞿藺:“抱住人腿,不撒狗腿。”
姜湖:“……”
哦,原來是富貴病。
看來打斷狗腿那話可以只執行字面意思。
姜湖笑了下,在這不恰當的氛圍裏。
姜湖:“餵可以,餵死不會負責。”
瞿藺:“你放手教它,餵死算我的。”
這話耳熟,姜湖恍惚想到在勒革時瞿藺塞在她手裏一把刀,同時說:“捅死算我的。”
那時的初見,在記憶裏倒是變黑白畫面了,顯得遙遠。
這話題沒再伸展,就此打住。
等到正午,室外雨急,人都壓到了室內,包括分散在周邊應急帳篷裏的人。
等到午後,許多提心一上午,勞累半日的人開始躺在分發的涼席上小憩。
等到天黑,喧鬧了整日的體育場終於靜了下來。
姜湖躺在程知身旁,小姑娘的腦袋,已經枕在了她的肩上。
姜湖閉著眼睛,感覺到身旁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音,而後有人在她唇上淺淺印下一個吻。
那人吻得安靜,收緊呼吸,好像唯恐驚醒什麽。
他怕驚醒什麽,所以她不醒。
伴著那人離開的細微腳步聲,姜湖才睜開了毫無睡意的眼睛,望著黑暗中那道頎長的將要遠行的背影。
手掌一松,掉落了一串那人擱在她掌心的鑰匙。
**
供電沒有完全恢覆的城市在雨夜有大片陷在黑暗中。
莫石南和瞿藺一起從偌大的體育場出來,兩人並肩望著室外被暴雨劈開的城市。
莫石南摁開打火機,問:“誰喊你集合?”
瞿藺:“程工。”找到姜湖替姜湖系鞋帶之前,他才掛掉那通不暢通的電話。
莫石南:“怎麽說的?”
瞿藺反問:“程工本來就話少,只幹,他能怎麽說?”說什麽,都是為難,於是程燁說得簡短而直白,給個時間和地點,讓他趕過去,巧合的是他在本地,可奔第二撥。
莫石南又將打火機摁死,兩人眼前的那丁點兒火光沒了:“沒有叫我。”
瞿藺回:“你的事,大概他們都知道了。”
莫石南:“我這次,就不主動請纓了。”有任務,不能退縮,必須上,但被排除在外,他便不請纓了。
他的情況,進去等於自殺,他可以作出犧牲,但不能在答應楊栩栩好好治療後自殺。
同時他告訴瞿藺:“你有什麽不放心的,在你出來之前就托付給我。現在這情況,我也不可能擱醫院躺著,有什麽事都能湊合給你辦了。”
面對新聞裏那些傷亡數字,在更多人淒慘的現狀面前,莫石南對未來的畏懼和抗拒都已消散了個幹凈。
瞿藺沒接話,莫石南甚至替他操起心:“真不等人醒了再走?”
等人醒了,再說上幾句告別的話,怎麽舍得走?
這要是戰場,他恐怕有做逃兵的潛質。
瞿藺沈聲:“不了。”
莫石南:“不怕姑娘找你算賬?”
怕,但不是怕算賬,是怕最終還是不夠強大,撐不到終點,最後還是對不起她。
更怕那些不舍得發酵,讓他無論是前行還是留在原地,都覺得不應該,不合適。
莫石南見他不發話,又跟了句:“找我要人的話,我怎麽說?”
瞿藺胸脯的起伏劇烈了些,等他平靜下來,他側身:“上肢伸出來。”
莫石南:“?”他不解,但還是擡了手。
瞿藺將一個信封塞給莫石南,讓他捏緊:“你收好。”
“什麽東西?”莫石南沒有拒絕。
瞿藺:“核心區域的通訊和外面是斷的。”除了必要的指揮工作要內外聯合。
莫石南:“這我知道。”
瞿藺:“裏面裝了我寫的一些字條。時間太短,都不是長信。你看著幫我送一送,以我的名義,緊著點兒用,隔段時間寄給她一張,就當報個信兒,盡量撐到我回來的時候。”
裏面的人和外面的人,消息不通時,彼此安危不知,人會亂想。
莫石南:“這麽喜歡字條這玩意兒?”玩了不止一回了。
瞿藺沒承認,也沒否認,又說:“如果她改了主意,暫時不想走,麻煩你幫我盯著點兒安全問題,照顧一下;如果她晚幾天走,票你幫她買好。她需要什麽,你要是發現了,就幫忙找一找,湊一湊。她不提,就勞你多觀察點兒。所有她需要的,都算我欠你的債,先記著,以後……我來還。”
莫石南啐他:“你的向日葵我都收了,還還什麽還,想惡心我?”
莫石南當著瞿藺的面兒打開信封,抽了一張紙條出來。
上面寫:“今天廠內的天很藍,爐內情況好轉。廠區裏的芙蓉樹開得好,遺憾不能折一朵夾在信裏寄給你。”
莫石南手微抖,不是即刻吐槽瞿藺編的瞎,編得酸,而是說:“現在造的,當以後寫的,這麽騙人,合適嗎?”
瞿藺:“這事兒只要你爛在肚子裏,就是真的,沒人會覺得假。進去了,裏面的東西壓根兒遞不出來,還有別的辦法?”除了提前謀劃。
莫石南:“我知道。”掛輻射的東西,都不能離開那個範圍內,不會有從禁入區寄出的信。
瞿藺低嗯了聲:“進去吧,我走了。”
莫石南將那張紙條放回信封,紙條往信封裏塞得時候,有另一張輕飄飄的紙條被風吹落在地上。
莫石南彎腰去撿,拿起來,看清了上面的字。
“送你的那把鑰匙,如果我出來,是我的聘禮;如果我沒有,那是我送你的嫁妝……”
後面還寫了些東西,但莫石南已經看不清。
他擡頭,近乎怒發沖冠,質問瞿藺:“這是什麽?”
這樣近乎遺言的話,讓他如何以勸姜湖寬心的方式寄到姜湖手裏?
瞿藺沈默立著。
莫石南似乎想當即在他面前撕了那段紙。
瞿藺這才伸手摁住他手腕:“別急。只是留在你這兒存檔,做個萬全準備。我回來,就永遠用不著。”可萬一出現了那個萬一,這是一個交代。
雖然很混蛋,但也是個交代。
莫石南不急才怪:“你勸我的話呢?”
瞿藺垂眸:“都記得,我相信我自己。”
莫石南:“你必須相信,不然有人恨你。”
瞿藺聽後笑了下。
真有恨,那也是他應得的。
瞿藺放開莫石南的手腕,從莫石南指間抽回那張條兒,再度塞回信封裏:“行了,進去吧。也看好程知,小姑娘敏感。”
**
莫石南捏著信封站在體育館外,視野內,瞿藺的身影已經消失了。
他站了一會兒,頭頂飄落的雨絲突然沒了。
莫石南回頭,是有人從他身後走過來,給他撐著一把傘。
莫石南看到了夜色間一張屬於姜湖的蒼白的臉。
他捏信封的指繃得緊緊的,即刻將信封對折□□口袋內。
撐著傘的姜湖冷靜問:“他走了?”
莫石南觀察了下她的表情,起初沒敢吱聲,怕說錯話。
姜湖於是道:“我醒著,沒睡。我知道,所以你不用怕我知道。”
莫石南奇道:“那你怎麽——”不攔,不告別。
姜湖打斷他:“他走前,你跟沒跟他說會等他?“
莫石南:“……“
姜湖哦了聲:“沒說。“
莫石南:“他會回來的。“
姜湖:“我知道。“
但是有更多人說等他,他那種不願讓人失望的“濫好人”,歸來的會不會更迫切一些?更完整一些?
眼前的滿城風雨,沖刷著一地瘡痍。
近處那條公路上,仍舊有載著救援隊伍的車輛往不同的受災區域前進。
和莫石南站在雨聲瀟瀟的夜裏,姜湖在這一地風雨如晦中想起傳唱了多年的那些古曲。
那些秦時明月漢時關。
古人出關北擊匈奴時,那一串串烽火狼煙,那一盞盞散在夜間飄於長城內外的孔明燈,那些刀光劍影都浮現於她眼前。
古人征戰,無數忠魂葬身漠北,而今天,在這一方卷天襲地的海嘯褪去之後,那些走進這座滿目瘡痍的城市的角角落落,去救人、去進行一系列修補工作的人們,又是否都能安全地回歸?
**
站了會兒,見姜湖沒有回室內的意思,莫石南接過姜湖手舉的那把傘。
順著姜湖的視線看過去,莫石南隔著風雨看到了兩個行走的人。
其中一個,背上還背著一個人。
背人的人似是累了,他背上的人總是往下滑,他停下腳步進行調整。
莫石南把傘又塞回姜湖手裏:“你拿著,進去吧,我去搭把手。”
姜湖接傘,但也沒留在原地,替莫石南撐傘,和莫石南一起走過去。
離得稍近些,就能發現那是一男一女,像是一對中年夫妻。
那女人也舉著傘,但只替被背著的那個人撐著,被背著的那個人在傘內,而這對中年夫妻都在傘外,被雨淋著。
雨大,中年夫妻都被雨澆慘,渾身濕透。
男人背著的人看身形也是個成年人的身量。
莫石南幾步躥過去,撐傘的女人警惕地看向莫石南和姜湖。
莫石南說:“大姐,你撐傘,我幫大哥往背上托。”
女人急忙擺手。
男人也拒絕:“別。”
雖熱心,但莫石南沒有硬上。
男人卻似乎在此時力竭,背上的人下滑地厲害,眼看就要整個滑到地上。他背上的人……似乎毫無反應能力。
姜湖看著眼前這一幕,鎖眉。
莫石南也發現了不對的地方。
男人即刻彎下腰,用力將背上的人往上馱。
一張屬於少年的泛青的臉,在這番挪動中從包裹住他頭部的紗巾裏露出來。
少年雙眼緊閉,毫無聲息,額頭還有血跡。
男人將人背好,又轉過身正對莫石南和姜湖,少年的臉,就此離開了他們的視野。
女人也即刻跟著男人挪了位置,仍舊將傘撐在那已然無聲無息的少年頭頂。
男人說:“兄弟,謝謝你。他這樣兒……不方便你碰,不是我們嫌你多事。”
男人騰出一只手抹了把掛著雨水的臉,又抓緊放回後背:“小孩兒出來念高中,好多天沒見了,地震了我和他媽媽著急,就去學校找他,來的時候堵,車就扔到半路上了。教學樓塌了,我們挖到天黑才找到他。雨那麽大,不能把他留在那裏,我們要帶他回村,回家。你們別覺得害怕,也別覺得晦氣。他讀書成績一直很好,還是班幹部,是個好孩子,我們只是想帶他回家……”
哪怕他已經死了,仍怕他被雨淋到,他的母親替他撐著傘,他的父親將寬闊的脊背留給他。
夜路難走,震後路難行,他們仍舊要連夜披著滿身風雨帶他回家。
男人還在敘說,但姜湖和莫石南已經在這番陳述中紛紛紅了眼,但這濕了的眼都被強勢的風雨遮蓋,只有自己知。
古詩說,“南浦淒淒別,西風裊裊秋。
一看腸一斷,好去莫回頭。”
生離死別時,如何好去,如何舍得不回首?
畢竟但凡能活到平均壽齡,就要過完這漫長的一輩子,才能和生命中那些死別的人有再見時。
作者有話要說: 感覺需要聲明,結局是he。父親背兒子遺體還鄉這個情節來自於08年汶川地震的真實事例,在新聞報道裏見過的。一晃那場災難過去也快十年了。我記得08年地震後暑假前的那段時間,雖然離四川算遠,但在教室裏的時候,同學都高度警惕,怕地震。地理老師就不斷地安慰大家,班主任也說教室是六邊形的,抗震,還問大家是不是作業布置得少了,一個個的還有空杞人憂天。那會兒的報紙,很多標題掛的都是“殤”這個字,黑白頁面,共哀國難。雖沒親身經歷,但忘不了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